恒瑞医药 SH600276  

投资观点均收集自互联网,算法自动归纳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事件


提取收集自网络评论,有真实性风险,请注意甄别


  • 2024-11-20 22:26:10
  • 山西证券在2024年11月19日评论称,恒瑞医药的创新药龙头新药加速商业化,其代谢、自免管线进入收获期。

  • 山西证券在2024年11月19日评论称,恒瑞医药的创新药龙头新药加速商业化,其代谢、自免管线进入收获期。 #恒瑞医药


  • 2024-11-20 22:26:00
  • 恒瑞医药在2025年面临双艾美国上市、港股上市、四季度业绩及新的大BD等多个不确定性。

  • 恒瑞医药在2025年面临多个不确定性,包括双艾药物在美国市场的上市计划最晚预计在2025年3月,港股上市计划,四季度业绩表现,以及是否会有新的重大商业合作(BD)。这些因素都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恒瑞医药


  • 2024-11-20 22:25:21
  • 中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医药行业作为需求持续增长的重要民生行业,当前处于历史底部区间,长期结构性机会可期。

  • 中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医药行业作为需求持续增长的重要民生行业,当前处于历史底部区间,长期结构性机会可期。该研报认为市场活跃度有望持续,涉及的公司包括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和恒瑞医药(SH600276)。 #恒瑞医药

    关键词:中泰证券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泰证券),前身为齐鲁证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是一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大型综合类创新试点证券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62.7亿元,总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中泰证券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大型综合证券控股集团。

    业务范围

    中泰证券拥有全业务牌照,业务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 经纪业务
    • 证券承销
    • 资产管理
    • 财富管理
    • 直投
    • 衍生品
    • 期货
    • 基金
    • 财务顾问
    • 港股美股境外业务
    • 研究投资咨询

    上市情况

    2020年6月3日,中泰证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0918”。

    子公司与关联公司

    中泰证券旗下拥有多家子公司和关联公司,包括:

    • 中泰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由中泰证券控股的大型期货公司,总部设于山东济南,注册资本10.019亿元。
    • 中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管理规模达3,941.94亿元。

    最新业绩

    根据2024年3月30日发布的业绩报告,中泰证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27.62亿元,净利润20.61亿元,同比增长193.03%。投行收入创历史新高,股权项目承销单数、IPO承销规模等指标均进入行业前十。财富管理客户超过850万户,管理客户资产超过1.20万亿元。

    联系方式

    中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客服电话及投诉电话为:400-821-0808。客户投诉传真:021-68883868。客户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中泰证券作为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类券商,凭借其全面的业务能力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持续在证券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 2024-11-20 04:20:56
  • 恒瑞医药在2024年11月18日宣布“减肥神药”上市,多款国产减肥药有望获批。

  • 恒瑞医药在2024年11月18日正式宣布其研发的“减肥神药”上市,这一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此外,恒瑞医药还透露,多款国产减肥药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批准,这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减肥药市场的竞争和发展。 #恒瑞医药


  • 2024-11-20 04:20:34
  • 维康药业和恒瑞医药在2024年11月18日宣布中风醒脑液完成了双盲测试,结果显示其与安慰剂效果相同,但保证了药物的安全性。

  • 维康药业和恒瑞医药在2024年11月18日宣布中风醒脑液完成了双盲测试,结果显示其与安慰剂效果相同,但保证了药物的安全性。该测试是在中国进行的,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历时20年。测试结果表明,中风醒脑液未能改善中重度脑出血患者的功能预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证实了药物的安全性。 #恒瑞医药

    关键词:中风醒脑液


    中风醒脑液:中药治疗脑出血的新里程碑

    中风醒脑液是一种源自国医大师陈绍宏教授验方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红参、三七、川芎和大黄。该制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被认为能够促进血肿的吸收并减轻神经炎症。

    临床研究与成果

    • 2024年11月,一项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的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于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该研究由复旦大学团队牵头,全国26个中心参与,历时4年,是全球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中医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 研究发现,中风醒脑液对65岁以上、脑出血量大于15毫升的患者具有潜在效果。
    • 研究还证明了采用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来评估传统中医药的可行性,为中医药双盲试验提供了严谨的临床试验设计范式。

    使用方法

    中风醒脑液可用于口服或鼻饲(饭后给药),具体剂量如下:

    • 脑出血患者:一次25ml,一日4次。
    • 脑梗患者:一次20ml,一日4次。

    挑战与疑问

    尽管研究成果显著,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疑问:

    • 安慰剂的制作是此次试验的一大挑战,既要保障安全性,还要做到和中风醒脑液有相同颜色、口感、气味。
    • 研究结果显示,中风醒脑液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效,这引发了对其疗效的进一步讨论和研究需求。

    总的来说,中风醒脑液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在治疗急性脑出血方面展现了其潜力,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来验证。


  • 2024-11-19 00:27:56
  • 老加仓在2024-11-17评论中强调了科技领域的争夺包括芯片产业链和创新药产业链是社会发展的核心。

  • 老加仓在2024-11-17的评论中强调,科技领域的争夺,特别是芯片产业链和创新药产业链,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他认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方向将影响人类幸福和命运共同体,并提到了上海电气和恒瑞医药作为相关行业的代表。 #恒瑞医药

    关键词:芯片产业链


    芯片产业链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系统,涉及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多个环节。这个产业链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上游、中游和下游。 ### 上游 上游主要包括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的生产。半导体材料如硅晶圆、靶材等是制造芯片的基础,而光刻机、封装设备等则是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一阶段的技术壁垒较高,市场需求大,且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 中游 中游主要包括芯片的设计和制造。芯片设计涉及IP设计和IC设计,这是芯片功能和性能的决定性环节。IC制造则包括晶圆制造,即将设计好的芯片图案转移到硅晶圆上,形成实际的芯片。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是这一阶段的领军企业。 ### 下游 下游主要包括芯片的封装和测试。封装是将制造好的芯片封装成最终产品,以保护芯片并便于使用。测试则是确保芯片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这一阶段国内企业如北方华创等竞争力较强。 ### 全球与中国市场 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美国、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占据重要地位,如台积电、联发科、安谋等。中国在芯片产业链中虽有进步,但在高端关键芯片设计能力和高端制程/产品方面仍需攻克。 ### 政策与市场趋势 中国政府对芯片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推动国产替代,提升自给率。2022年和2024年的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中国芯片产业链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发展趋势向好,但仍面临技术壁垒和国际贸易战的影响。 ### 未来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芯片在各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中国芯片产业链的未来发展将依赖于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以实现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


  • 2024-11-17 22:55:15
  • 恒瑞医药在2023年度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百强榜单中领跑。

  • 恒瑞医药在2023年度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百强榜单中领跑,该榜单由多家上市公司共同参与评选。 #恒瑞医药

    关键词: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


    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

    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是由中国医药会计学会和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数字财税研究院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首创的,旨在科学、系统地评价中国医药企业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该指数填补了我国医药企业创新评价体系的空白,为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成果、研发质量和研发支持提供了全面的评价工具。

    指数构成

    • 研发投入:衡量企业在研发活动中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 阶段性成果:评估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最终成果:评价企业最终研发成果的质量和市场价值。
    • 研发质量:考察研发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成果的可靠性。
    • 研发支持:评估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获得的外部支持和内部资源配置。

    历史数据

    自2013年以来,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的平均值和中位数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具体数据如下:

    • 2013年平均值:60.673
    • 2021年平均值:61.146
    • 2013年中位数:60.509
    • 2021年中位数:60.849
    • 最大值:2019年,71.492
    • 最小值:历年均为60.000

    2023年度指数

    2023年度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的发布,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创新趋势和研发质量的提升。具体数据如下:

    • 研发成果指数平均值:从2013年的62.84分增长至2023年的64.22分,增幅1.38分,增长率为2.20%。
    • 研发质量指数平均值:从2013年的65.97分增长至2023年的66.25分,累计增长0.28分,增长率为0.42%。

    行业影响

    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的发布,不仅为中药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还通过详尽的数据支撑和深刻的洞察分析,为中药产业铺设了坚实的基石。随着创新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医药产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此外,该指数的发布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有助于引导资源配置,让真正做高研发投入、高质量研发产出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和资本支持。


  • 2024-11-17 06:31:48
  • 恒瑞医药在2024年11月14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SHR-2173注射液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试验。

  • 恒瑞医药在2024年11月14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SHR-2173注射液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试验。该药物由恒瑞医药子公司广东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药物上市或在临床研发阶段。相关项目累计已投入研发费用约4503万元。药品研发及至上市过程周期长、环节多,容易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恒瑞医药

    关键词: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概述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无明确诱因,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

    流行病学

    • 成人ITP年发病率为(2~10)/10万。
    • 60岁以上老年人是高发群体,育龄期女性略高于同年龄组男性。
    • 儿童年发病率约为4~5/10万,高于成人患者。

    临床表现

    • 无症状血小板减少。
    • 皮肤黏膜出血。
    • 严重内脏出血。
    • 致命性颅内出血(老年患者风险更高)。
    • 部分患者有乏力、焦虑表现。

    发病机制

    ITP主要发病机制是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耐受性丢失,导致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活化,共同介导血小板破坏加速及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足。

    诊断与治疗

    •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
    •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脾切除术等,旨在阻止血小板过度破坏和促进血小板生成。

    预后

    • 儿童ITP多为良性自限性疾病,80%的病例在诊断后12个月内血小板计数可恢复正常。
    • 成人ITP预后相对较差,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

    对于ITP患者来说,良好的医患沟通与规范的疾病管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极为关键。


  • 2024-11-17 06:31:04
  • 恒瑞医药在2024年11月15-16日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DIA中国药物研发创新大会(CDDI)。

  • 恒瑞医药在2024年11月15-16日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DIA中国药物研发创新大会(CDDI)。 #恒瑞医药

    关键词:DIA中国药物研发创新大会


    DIA中国药物研发创新大会(CDDI)

    DIA中国药物研发创新大会(China Drug Discovery and Innovation, CDDI)是由DIA中国主办的年度盛会,专注于药物发现、早期研究和转化医学等领域的深度探讨。自2009年以来,DIA中国持续为全球药物研发提供了一个中立的全生命周期学术沟通平台,推动中国医药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2024年大会亮点

    • 时间与地点:2024年11月15-16日,北京海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一层。
    • 主题:围绕新靶点、新技术、新治疗、新转化等热点,结合最新的人工智能(AI)科技,开展纵深讨论。
    • 目标:推动早期研究成果转化,提升早期研究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大学、医院、企业界、政策支持等多方合作。

    历届大会回顾

    • 2019年:第五届DIA中国药物研发创新大会在上海举行,聚焦真正的创新药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药物研发模式。
    • 2022年:第七届DIA中国药物研发创新大会通过线上直播形式,探讨临床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

    大会联席主席

    • 王兴利博士:复星医药执行总裁、创新药事业部联席CEO、全球研发中心负责人。
    • 李海燕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

    DIA中国药物研发创新大会不仅为国内外的药物研发专家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还通过引入最新的科技和创新理念,推动中国医药行业的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