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收集自网络评论,有真实性风险,请注意甄别
亚马逊在2024年推出全新大模型系列,并计划明年上市3纳米自研芯片。这些芯片包括Amazon Graviton和Inferentia,与英特尔和AMD的x86实例相比,在机器学习推理工作方面实现了超过40%的效率提升。此外,苹果公司正在对亚马逊的Trainium2芯片进行早期评估。 #AMD
Amazon Graviton 是亚马逊云科技(AWS)推出的一系列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旨在为在 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Amazon EC2)中运行的云工作负载提供最佳性价比。自2018年首次推出以来,Graviton 处理器已经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迭代,包括 Graviton1、Graviton2、Graviton3 和最新的 Graviton4。
随着版本的迭代,Graviton 处理器的性能不断提升。例如,基于 Graviton4 的 Amazon EC2 R8g 实例与基于 Graviton3 的 R7g 实例相比,性能提升显著:
Graviton 处理器适用于多种高性能工作负载,包括但不限于:
Amazon Graviton 处理器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和优化,为 AWS 用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云工作负载解决方案。无论是从性能、能效还是应用场景的广泛性来看,Graviton 处理器都展现了其在云服务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基辛格在2024年12月3日宣布离开英特尔,结束了其在英特尔长达30余年的职业生涯。与此同时,英伟达和AMD因生成式AI的兴起,市值大幅增长。英伟达市值已达到3.36万亿美元,是英特尔的三十多倍,今年股价累计上涨188%。AMD在CEO苏姿丰的领导下,市值也跃升至英特尔的两倍,显示出追赶英伟达的强劲势头。 #AMD
英特尔CEO在2024年12月宣布退休,公司表示愿意为包括英伟达、高通、谷歌、微软以及AMD在内的所有客户代工芯片,目标是到203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代工厂。今年9月,英特尔对外宣布代工保持增长势头,即将实现“四年五个制程节点”计划,计划于2025年推出Intel 18A制程节点。 #AMD
Intel 18A是英特尔公司在其半导体制造工艺路线图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标志着该公司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以下是对Intel 18A的全面总结:
根据英特尔的官方声明,Intel 18A节点预计将在每瓦性能上提升高达10%,这使得其在性能和能效方面超越了竞争对手,如台积电的3nm和2nm制程。
Intel 18A不仅用于英特尔自家的产品,还面向英特尔代工服务的客户。这表明英特尔不仅在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还在扩大其代工业务的市场份额。
Intel 18A的推出是英特尔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一次重要战略布局,旨在重新夺回技术领先地位,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美国国防部已选择英特尔代工服务,使用Intel 18A技术制造产品原型,这进一步证明了该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总的来说,Intel 18A代表了英特尔在半导体制造技术上的最新成就,预计将在2025年为市场带来显著的技术革新和性能提升。
英特尔CEO基辛格在2024年12月3日因业绩不佳被董事会决定退休。近年来,英特尔在数据中心芯片市场面临来自AMD的竞争压力,同时受到人工智能(AI)和英伟达快速崛起的影响。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3.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有价值公司,而英特尔的市值已不到2021年的一半,今年早些时候甚至一度跌破1000亿美元。基辛格在离职前曾表示,英特尔尚未从AI等强大趋势中充分受益。他的离职引发了对其未完成的代工业务复兴计划未来走向的关注。 #AMD
英特尔的晶圆代工业务(Intel Foundry Services,简称IFS)是该公司近年来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业务,英特尔不仅致力于提升自身的制造能力,还旨在成为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服务提供商。以下是关于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的全面总结:
在2019年前,一批来自英伟达、AMD、华为海思等芯片巨头的资深技术人才在活跃资本的支持下相继下场创业。这些创业公司由不同背景和经历的创始团队组成,各自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路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但共同目标是追逐英伟达的成功,试图在AI浪潮中获得市场份额。 #AMD
英伟达(NVIDIA)是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美国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是图形处理单元(GPU)设计与销售领域的领导者。公司由黄仁勋、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和克蒂斯·普里姆共同创办,名字源于拉丁语“invidia”,意为“仰慕”。
英伟达在全球GPU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与AMD、英特尔等公司竞争。截至2024年,英伟达的市场资本化已超过3万亿美元,显示出其在科技行业中的强大影响力。
英伟达持续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游戏和设计仿真等领域推出创新产品和技术。例如,公司参与了SIGGRAPH大会,推出了NIM Agent Blueprints,并优化了Llama 3.1模型。此外,英伟达还通过其官方网站提供驱动程序下载和更新服务,确保用户能够获得最佳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这些努力,英伟达不仅巩固了其在GPU市场的领导地位,还在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张忠谋曾邀请黄仁勋担任台积电CEO,但黄仁勋在10分钟内拒绝了邀请。台积电目前是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晶圆代工厂商,为包括英伟达、AMD等AI厂商提供独家供应。台积电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在AI需求的推动下,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9%,净利润同比大涨58%,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将继续增长超11%。 #AMD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积电(TSMC),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晶圆代工公司,台积电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台积电在全球范围内设有多个制造基地,包括台湾、美国、日本和德国。此外,公司计划在亚利桑那州和日本进一步扩展其制造能力。
根据最新数据,台积电在2022年的营收达到了2.264万亿新台币。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2255亿元新台币。
台积电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支持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创新需求。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工艺技术和设计支持解决方案,推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台积电的成功不仅在台湾被誉为“护国神山”,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使其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随着全球半导体需求的不断增长,台积电计划通过在亚利桑那州和日本的扩展,进一步提升其全球制造能力,以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
台积电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其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也展示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导者,台积电将继续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
AMD最近获得了玻璃基板技术专利,该专利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取代传统的有机基板,用于处理器互连设计。AMD的专利明确指出,玻璃基板在热管理、机械强度和信号传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一技术进步可能对处理器性能和可靠性产生积极影响。 #AMD
英伟达和AMD在2029年成为HBM芯片的主要客户,这些芯片主要用于AI领域。 #AMD
HBM(High Bandwidth Memory)内存是一种基于3D堆栈工艺的高性能DRAM,主要用于需要高存储器带宽的应用场合,如高性能图形处理器(GPU)、网络交换及转发设备(如路由器、交换器)以及人工智能(AI)领域。
HBM技术自2014年推出HBM1以来,经历了多次迭代,目前最新的版本是HBM3e。每一次迭代都带来了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功耗和更小的封装尺寸,使其在性能和效率上不断突破。
HBM内存的主要供应商包括三星电子、超微半导体(AMD)和SK海力士。这些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占据了HBM市场的主要份额。然而,由于其复杂的设计和封装工艺,HBM内存的产能较低,成本较高,平均售价至少是传统DRAM的三倍。
随着AI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HBM内存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尽管目前HBM内存的成本较高,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其成本有望逐步降低,进一步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总的来说,HBM内存凭借其高带宽、低功耗和大容量的优势,正在成为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表示,面对AMD在X86阵营中的快速崛起及其在高性能和性价比方面的挑战,英特尔正在加大对半导体先进制程的研发力度。 #AMD
X86架构是一种由Intel公司于1978年推出的16位微处理器架构,最初以Intel 8086处理器为代表。X86架构不仅限于16位,还包括32位和64位的扩展版本,使其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PC)和服务器领域的通用计算机指令集架构。
X86架构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78年,当时Intel发布了8086处理器,标志着X86架构的诞生。随后,Intel陆续推出了80186、80286、80386和80486等处理器,这些处理器都基于X86架构并保持向后兼容性。随着技术的进步,X86架构逐渐从16位扩展到32位,最终发展到64位,支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大的内存寻址空间。
X86架构的处理器支持多种执行模式,包括:
X86架构与ARM架构是两种常见的处理器架构,它们在多个方面有所不同:
X86架构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总的来说,X86架构凭借其通用性、向后兼容性和强大的生态系统,成为计算机领域的重要基石,持续推动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创新。